聚宝盆资讯网 > 营销策划 > 正文
黄金十年:PE/VC的中国特色
小金 11-22“如果和美国比,美国现在已经是一个45岁左右正值壮年的人,中国还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曾这样形容中美PE/VC业的差距。 从年龄上看,的确如此。 欧美VC/PE业的发展可以回溯到上世纪40年代,而在中国,1998年,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成思危代表民建中央提交了《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这就是被认为引发了一场高科技产业新高潮的“一号提案”。由此,国内掀起了PE/VC投资的热潮。 但,在短短10年时间里,国内的PE/VC业走出一条颇具“中国特色”的道路,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呈现出欧美国家需要几十年才实现的局面。 特色一:“10年量变” 根据清科的数据,从2000年到2010年的“黄金十年”里,无论从投资机构,募集资金量,投资、退出的案例数量等各方面,都呈现高歌猛进的态势。 这十年,国内投资机构数量持续上涨,2000年,国内活跃的投资机构达到100家,这个数字是1995年的10倍;5年后,活跃在国内创投领域的机构激增至500家,2010年更是达到1500家。 以美国为例。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统计,截至2007年底,美国活跃的投资机构数量为1019家,2008年还同比减少了13%,降至882家。 2001-2009年,无论从基金的募集总量、投资案例的个数还是IPO退出的数量看,都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清科的统计显示,2001-2009年间,国内每年的基金募集总量从13.16亿美金增长至188.14亿美金;年复合增长率为39.4%;投资案例的个数也从216上涨至594,年复合增长率为13.5%;2001年,IPO退出的个数为21个,2009年增至77个,年复合增长率为29.7%。 从每年的投资总量看,10年来,中国创投市场相比欧美,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风景这边独好”。2002年,中国创投市场的投资总额为4.2亿美金,2009年为27亿美金,增长了546.1%。 以金融危机下的2008年为例。美国知名市场调查机构道琼斯风险资源(Dow Jones VentureSource)的报告显示,2008年期间,美国风险投资额为288亿美元,英国风险投资额比2009年下降24%,降至19亿美元;法国相应投资额下降29%,降至10亿美元;中国则同比增长了约50%,达42亿美元。 2010年,无论是募资、还是IPO退出,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都“奏出10年最强音”,并让世界为之侧目。 据清科的数据,2010年前11个月,共有74支可投资于中国大陆地区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募集,基金个数创下4年来最高纪录,募资总额是去年全年水平的2.04倍,达到264.09 亿美元。 而2010年前11个月,共有191 家由PE/VC支持的中国企业在境内外市场上市,共融资331.25亿美金,同比2009年全年,上市数量增加了114 家,融资额增加了1.12倍;同期,在清科所关注的13个境外市场和3个境内市场上,共有678家企业上市,仅中国企业就有416家,约为其它国家IPO 总量的1.59倍。 事实上,PE/VC在中国这10年的成长与中国经济的成长呈正相关。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年均GDP增长率为10.0%,而这10年,中国创投业的年复合增长率也达到了12.4%。 特色二:投资阶段“前轻后重” 参照清科评出的2010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50强名单,仅以排名前十的机构为例,深创投、红杉资本、IDG、达晨创投、同创伟业、联想投资等,基本上都覆盖了早、中、晚期的项目。 其中,本土机构中,深创投在成长、成熟和初创阶段的布局大概是6:2:2;达晨将成长期的项目比例定为在70%-80%,10%-15%为PRE-IPO,其余为中早期项目;而同创伟业主要集中在成长期和成熟期;东方富海则将资金的40%投资于成长期项目,40%投资于成熟期,其余20%投向早期项目。 外资机构中,IDG覆盖了初创、成长、成熟和Pre-IPO的各个阶段;而红杉中国创始合伙人沈南鹏也曾明确表示,今天的红杉中国,“的确已经不纯粹是一个VC Fund,而是VC和PE两个产品都很活跃”。 早在2007年5月,红杉进入中国2年后,就完成红杉资本中国成长基金I的募集,规模达5亿美金。 将投资范畴从中早期扩展到兼顾晚期的PE项目,“红杉美国用了大概25年的时间才迈出同样的一步”,红杉中国只用了2年。 在深创投董事长靳海涛看来,“创投就该投初创的企业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他认为,如果光投初创期的企业,首先LP对GP的信任感就不够,距离成功太远,GP自己也会越做越没信心,其次,必须要投一些成熟企业,才能给LP信心。 从资本逐利的本性讲,一位本土VC认为,股权激励,当市场上还有“红苹果”的时候,大家不愿意去吃“青苹果”也是很自然的。 对于VC PE化的现状,360董事长周鸿C有自己的看法。以中国互联网为例,他认为,“整个创业的环境在恶化”,其一,成本不同,在美国,投一个早期项目可能是10万美金,但在中国,投10万美金可能做不起来,“贷款成本、人力成本、推广成本等等远远高于美国”;其二,对于VC而言,做早期项目的回报不如晚期项目,一些垄断型大公司的存在使得创业型公司很难成长起来。所以,周鸿C认为,“这种情况下不要怪VC PE化”。 投资阶段的后延,也使得成长和成熟期项目竞争的激烈,甚至导致一些GP们开始全国性的网络布局,以做快消品的方式做投资。 特色三:并购基金“曲线成长” 2003年,弘毅投资的成立标志着本土并购基金的逐步崛起,而在国际上,并购基金最早出现在20世纪中期的美国,随后随后扩展到欧洲及日本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第四次并购浪潮和2003-2007年期间,并购基金得到空前发展。 在中国市场,20世纪末的国企改革为市场提供了大量收购目标,《外资企业法》等法规的推出也放宽了外资在中国的投资限制,因此,外资并购基金趁机大量涌入中国。尤其是在2004年之后,并购基金在中国发展迅速。 例如,2004年6月,新桥资本以12.53亿元收购深发展17.89%的股权,成为并购基金在中国发起的第一个典型案例。2007年12月,厚朴基金成立,超额募资至25亿美金,定位于中国企业并购重组领域。 根据清科的数据,2006-2009年,共有36只针对中国市场的并购基金募集完成,总规模达到406.74亿美元。但从比例看,2009年,中国市场募集的私募股权基金(含创业投资基金)达101笔,并购基金占比只有3.0%;私募股权基金(含创业投资基金)募集总金额为92.48亿美元,并购基金只占24.9%,“比重相对较低”。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并购基金海外资金来源受到限制,在国内市场发展势头有所放缓。这不过是并购基金在中国市场的“障碍”之一。 “并购基金的典型特征是运作企业的控股权转移”,弘毅投资的掌门人赵令欢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目前尚处在首代创业阶段,而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普遍的一个特点是,无论什么出身,只要是自己辛劳打拼出来的,都希望子承父业,因此,他们不愿意出让公司的控股权。 因此,目前阶段,“并购基金主要的市场还是国企改制”。但赵令欢称,目前市场上剩下的标的都是“规模性国企”,小基金没有实力做并购,既有实力又有能力的外资基金又往往“水土不服”:外资基金管制规范、严明,但这却是基于国外的诚信、法律环境,与国内的营商生态差别巨大。 凯雷在中国的并购就曾遭遇障碍。2005年,凯雷宣布将以3.75亿美元收购徐工机械85%的股份,但经过3年努力,这项交易还是未做成。除了徐工,凯雷对广东发展银行、重庆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山东海化等国企的投资最终也并未达成。 从凯雷投资集团的基金类别看,并购基金高居69%的份额,增长基金最小,占比6%,凯雷最初在中国的并购案中,希望谋取控股权。 从收购徐工失败,凯雷就开始反思其本土化策略。“短期内,并购投资在亚洲都不会是主流,少数股权投资才是亚洲模式”,凯雷亚洲基金联席主管杨向东认为,“因为这里没有卖方市场”。 2006年以来,凯雷“做了很多少数股权投资”,从凯雷亚洲基金二号开始,凯雷越来越重视对民企的投资。 特色四:投资覆盖行业多元化 从涉猎的行业看,在美国,投资机构主要集中在高科技产业,比如IT、互联网等,比重约占60%-70%。但是,目前医疗健康、生物工程领域的投资比重呈上升趋势。 但在中国,只专注在某一个领域的投资机构已经变得“稀有”,创投机构喜欢到更广泛的领域寻找机会。 在美国,红杉仍然聚焦在IT、互联网相关领域,而在中国,从科技与传媒到消费品和现代服务业、健康产业,再到能源及环保,不一而足。 还有凯雷。在中国,从金融、制造业到内需、服务行业,都能看到凯雷的身影,如鲁宾斯坦所说,“多元化的投资可以使得我们洞悉投资领域的各种机会”。 “这是基于两个国家的不同点”,红杉资本合伙人Michael Moritz认为,在美国,高速增长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与科技相关的领域,而一些相对传统的行业,本身就已经比较成熟了,没有太多高速成长的机会了,但中国不同,快速成长的行业还有很多。 根据清科的报告,2000年,广义IT领域的投资案例在全年的投资案中,占比近70%;接下来的几年里,2001-2004年的3年里,均在60%以下,2005年-2009年,除2005年外,都低于50%,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除了广义IT,VC/PE也越来越多的涉足消费、现代服务、文化传媒、医疗健康、节能环保、农业、先进制造业等众多领域中,关键是,已经有机构在这些领域同样赚得盆满钵满。 比如博士蛙。2010年9月,国内儿童消费品开发与零售商博士蛙登陆港交所,发行价4.98港元,上市首日就较发行价大涨51%。其在路演和公开发售时就已经颇受追捧,获得485.47倍的超额认购,冻结资金1208.81亿港元,成为香港市场2010年以来冻结资金最多的一只新股。这背后,挚信资本成为大赢家,2008年,其以数千万美金入股了博士蛙。 作者:郝凤苓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