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宝盆 > 社会时事 > 正文
别让家长群变“压力群”
网络 12-11编者按 近日,江苏一位家长发布短视频,大声疾呼“退出家长群”。从视频内容来看,这位家长认为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使得自己承担了老师应负的责任和工作。视频迅速热传并引发网友热议。对此,你怎么看?
不宜全盘否定家长群
■杨 悦
当网友为江苏家长大呼“退出家长群”点赞时,真正认同的是什么?
或许,“退出家长群”只是表象,问题的根源是长久隐藏的家校矛盾。厘清事件发酵背后的症结与社会心理,才能真正推动事件解决。
“家长群有必要存在吗”的讨论停留在表面的“退出家长群”,偏离了家校矛盾这一事件内核。问一问学生家长,为什么还没有退出家长群,这个问题就不攻自破了。家长群的职能是便于老师和家长沟通,说到底是一种渠道和工具,沟通出了问题应该从主体身上反思总结,不能一股脑地责怪沟通工具。
家长群本身并非祸根,全盘否定家长群的存在意义无异于因噎废食,不仅偏离根源,更会扩大事态、激化家校双方的矛盾。一出问题,就废除家长群,家长老师可以拒绝沟通,学生也可以在家庭或学校单方面培育下健全发展吗?除了微信群,类似的乱象也可以在短信、电话中延伸,只不过传播效率更低罢了,还能断绝一切往来不成?
在此次“退出家长群”事件中,构建良性的家校关系是核心诉求,“家长群有必要存在吗”的公共讨论不仅偏离了事件核心,全盘否定的态度更是值得警惕。
请教师先退出家长群
■丁戈隆东
有家长退出家长群,勇气令人敬佩,但估计效仿者寥寥。
在家长群这个权力场,教师和家长处于不对等的地位,为了争夺老师对自家孩子的“高看一眼”,处于弱势且存在一定竞争关系的家长习惯对老师的要求言听计从,有时还要极尽吹捧之能事。在这样一个权力场,集万千宠爱的老师,很容易迷失教师初心,变得如网友所言,“俨然一副女王范儿,对家长们呼来喝去,群内家长无不俯首帖耳”。
这种习惯说“好”、很少说“不”的群关系,何止存在于家长群。一旦出现权力不对等的情况,群关系很容易变得扭曲。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变成“超级夸夸群”,即使心中有一万个不满足,表现出来的却还是不吝点赞。网友对这种群关系应该并不陌生,不满足家长群,还有勇气退出,但在一些存在同样问题的单位工作群,还有退出的勇气吗?
在一个健康的群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人理应保持足够苏醒,对群内的吹吹捧捧、违心点赞有一定的免众所周知事力,并尝试引导群内正确风向,确保风清气正。但很多时候,人们难以抵御糖衣炮弹、语言贿赂,在一片称赞声中容易变得骄傲自满、颐指气使。不客气地说,一些老师的坏毛丙,正是家长自己“惯”出来的,是在一次次说“好”中形成的。
所以,笔者建议教师先退出家长群,不让家长聚在一起“惯”出坏毛丙来,同时也给教师和家长多一些单独沟通机会。当然,这并非治本之策,但将群关系去中心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将群关系变得更纯粹一些,让群友更敢表达一些真实想法。
别让家长群变“压力群”
■申国华
其实,不仅家长对家长群有看法,一些老师同样也有不满。究竟一位老师要经常面对全班四五十个学生及家长,除了统一通知之外,还有学习及在校表现等方面的交流沟通。如此,怎能没有压力?
现阶段,如何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既减少家长压力,也减轻老师压力,恐怕是应该思考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首先要厘清家长群的责任范围。建群之初,“群主”应主动向各位家长明确家长群的责任范围、工作要求等,尤其是向大家讲清楚禁止性条款,供广大家长参考并自觉遵守,比如有小学规定了老师和家长沟通时间,其他时间无特别情况禁止联系。
其次,家长要当好“后勤部长”和“纪检组长”。通常情况下,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一些学校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包括复习和预习,都需要学生在家里完成。家长当好“后勤部长”和“纪检组长”,很可能情况就会不一样。
最后,相关部门还要主动作为,结合地方实际,为“家长群”立规矩、定制度。最近,山西省太原市教育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打扫教室卫生、点赞转发各类信息等,就值得借鉴。
+1
Tags:股权激励,股权激励培训,股权课程,股权培训课程,股权专家,股权激励培训,股权激励课程,股权架构设计,合伙人协议,股权分配方案,股权设计专家,股权律师,投资协议,股权激励方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