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宝盆资讯网 > IT科技 > 正文
浪潮孙丕恕: 专注IT产业40年 领跑行业迈向高端
网络 12-29新华网济南6月20日电 改革开放40年来,孙丕恕,这位从大学毕业就投身中国IT行业的企业家,凭借着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与永不服输的奋斗精神,带出了浪潮这家历经产业迭代而不断做大做强的科技“常青树”。
“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能够取得一时的成功,但却容易忽略产品的品质灵魂,难以成就百年老店。因此,当今中国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与奋斗精神,才能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这就需要企业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这正是孙丕恕40年来,不断通过自主创新,艰苦创业,将浪潮带入服务器产业前沿的真实写照。
青春勃发 拼出一片天地
“1983年大学毕业后,我就来到了浪潮。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推动了IT行业的发展,我也很庆幸从事了IT行业。”孙丕恕自豪地说。
那个时候的浪潮,还是一家从事计算机外部设备、民用电子仪表等研发生产的企业,当时仅有400多人,由于产品滞销,债台高筑。为了扶持这个困难大户,当时的山东省电子工业局拨来10万元项目费,用于进行磁带机的开发与生产,这笔钱对浪潮来说无疑是“救命钱”。
当时,全球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继能源、材料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浪潮当时的领导班子痛定思痛,在征得省电子工业局同意后,他们决定利用这笔“救命钱”投入微型计算机的研发,从而揭开了浪潮以技术创新走向辉煌的序幕。在这场风云骤起的信息产业大战中,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孙丕恕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一开始,即使在山东大学的电子系里,孙丕恕也从未见过一台真正的PC机。既无经验,也无资料。从哪开始,如何仿制?孙丕恕与同事先从仿制一块主板开始,先易后难,逐个攻坚。为此,孙丕恕与其他六位同事没白天没黑夜的一直在滚在一起。往往天天醒来就开工,直到工作到深夜,仅有的几分钟吃饭时间,是天天的休息时刻。
“那时我天天都在弄电路图,怎么设计,怎么来做,不停在想。”孙丕恕说,自己天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这样度过。迄今回忆起来,孙丕恕回忆说,不论什么时候,这种拼搏的精神还是要的。经过不懈努力,浪潮研发的第一台个人电脑0520A于1984年问世。孙丕恕谈及那个时刻,心情仍然非常激动。“一方面这个产品当时只有美国能做,我们能够仿制成功,而且实现了与IBM的PC兼容,我们感觉非常骄傲,它的价值也是非常巨大的,那么从材料费来讲,当时一台电脑我们就能为国家节省几万元。”
“浪潮牌”微型计算机很快批量投入市场。到1983年底,浪潮实现产值248万元,利润8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1985年,浪潮0520A以最高分荣获电子部计算机产品评选第一名,浪潮很快成为中国微机领军品牌,也由此揭开了中国IT产业大幕正式拉开。
这一年,孙丕恕就已经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工程师。此后,孙丕恕再接再厉,他领导开发的浪潮0530微机获国家计算机行业最高质量奖。此后,他的团队成功开发0540D微机,这在当时属国内首创,甚至在国际上也属于为数不多的推出此型号产品的厂家之一。这一重大突破,标志着国产PC的开发由简单模仿开始向独立研发转变。30岁时,孙丕恕获得了“科技先进工作者”的荣耀。
1988年,浪潮完成新产品开发20项,销售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实现产值1.33亿元,创汇110万美元,为浪潮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浪潮微机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占到了全国市场的20%,位列全国第二, 长城、浪潮、东海成为当时中国个人计算机市场三大主导品牌。孙丕恕回顾这段历史颇有感慨:“那个时代,我们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不大,在某些方面超过了他们。
二次创业,带领浪潮华丽转身
然而,进入90年代,浪潮的危机悄然到来了:一方面外国计算机整机进口配额限制取消,国外品牌大举入侵,一方面联想、方正等国产PC后起之秀飞速成长。浪潮的PC产业发展走向下坡路。
面对危机,时任浪潮技术副总工的孙丕恕大胆猜测:个人计算时代将逐渐向网络计算时代转变,服务器作为网络的核心,将是21世纪左右网络信息技术的关键所在。为此,孙丕恕领军成立了另外一个部门,开始独立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浪潮小型机服务器产品。
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在他的领导下,课题组终于研发出了第一台小型机服务器SMP2000,打破了西方国家在此技术领域的绝对垄断,SMP2000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不仅如此,它的诞生还降低了服务器市场的产品价格,使得服务器在中国的广泛应用成为了可能。
1997年,当众多企业还在电脑市场中奋力搏杀,孙丕恕率浪潮实现了主业转向服务器的华丽转身。
2000年,中国首条年产10万台服务器的生产线在浪潮落成。
2002年11月,已成为浪潮掌舵人的孙丕恕带领浪潮启动了“天梭”工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