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股权分配_快乐水花

联系站长 | 我要发布

聚宝盆资讯网 > IT科技 > 正文

“科技立国”战略与“诺贝尔奖计划”

网络 01-12
聚宝盆资讯网收录““科技立国”战略与“诺贝尔奖计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科技立国”战略与“诺贝尔奖计划””吧。

1 日本的诺贝尔奖“井喷现象”及特点

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是国际社会对基础研究领域最高层次的评价和奖励方式之一,是当今社会公认的科学成就最高象征,获得者数量一直以来被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自1901年诺贝尔奖开始颁奖以来,日本共产生了22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含美籍日裔,以下统称为“日本学者”) ()。

表 1 日本诺贝尔奖得主及其相关信息

 

综合来看,日本的诺贝尔奖“井喷现象”有以下显著特点。

(1) 获奖总量稳步增长。 20世纪中期以来,日本学者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了大量的诺贝尔奖,特殊是2000年以来,获奖数量和频率都大幅增加。而且不少年份中出现同年多位日本学者同时获奖的情况,例如2008年同时有4位日本学者获奖,数量远超2000年以前每个获奖年份最多只有1位日本学者。

(2) 获奖领域以物理学和化学为主。日本获得的22个诺贝尔奖中,物理学奖占了50%,化学奖占32%。

(3) 获奖成果产出时间段相对集中。日本的诺贝尔奖成果以20世纪70—90年代的科研成果为主。

(4) 获奖研究成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实际应用转化并取得成效。由于基础研究具有前瞻性,真正转化成实用技术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通常需要20—30年的开发才能实用化。值得注重的是,日本基于前沿的基础研究成果,并将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转化为实用技术,其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5) 日本企业在支持基础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眼光和远见。一般认为,日本企业研发工作的侧重点和经费投入,比起基础研究,更加注意应用技术的开发。但随着日本“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目标的提出和政策实施,情况也在发生变化。如岛津制作所和索尼公司都产生了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在生产企业注意应用技术研发的大环境中,企业重视并开展基础研究工作,从相应产出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日本企业具备的竞争力和持续显现出来的发展后劲,这与在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的同时,注意并支持基础研究有很大的关系。

(6) 获奖科学家大部分具有京都大学、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等日本名牌大学的博士学位。这一事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这些大学在培养基础研究人才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实力。

日本的诺贝尔奖“井喷现象”,与其实施的科技战略与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战后科技前沿水平和发展科技环境的显著效果。

2 日本科技强国建设的政策与路径

二战后,日本的系列重建措施使之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人力资源和技术基础。这些条件是日本取得诺贝尔奖成果的坚实基础。日本的技术引进是与其“贸易立国”政策和引进外资结合在一起的。1949年日本通过《外贸及外汇管理法》,以及1950年制定《外资法》,迈出了战后技术引进的步伐。通过对外国专利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消化、改良与利用,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实现了产业的重化工化和经济的腾飞。这不仅为日本奠定了科技投入的经济条件,产业的发展也刺激了对教育的投资和对理工科人才的培养。

2.1 “技术立国”,建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机制

20世纪70年代,日本提出“技术立国”战略,采取综合性措施,将重点从产业技术的引进模仿转变为强化自主基础性研究,并持续增大投入,使技术水平得以不断提高,并在半导体等领域走到了世界前列。政府主导的大科学发展模式开始有起色,企业研发力量逐渐增强,大学的基础研究也在积蓄力量,这些成为这个时期科技发展的亮点。重要的政策措施包括4个方面。

(1) 组织技术预见,系统化地猜测和定位前沿重点领域。 1971年,日本展开第一次技术预见,以掌握未来30年技术发展的路径为目的,为科技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1994年,日本对第一次技术预见的评估显示,28%的预见完全实现,36%的预见部分实现[]。这充分说明技术预见能有效使日本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浪潮,并支撑政府及时进行相关规划。目前,日本已经进行了10次技术预见,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调整方法,以适应新形势,提高准确性。

(2) 增大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投入。1971年,日本政府提出了在20世纪70年代将研发经费提高到占当年GDP比例3%的目标。虽然因为世界经济下滑的影响未能实现,但仍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的1975年达成了2.11%的占比,超过了英、法两国研发费用的总和[]。同时,基础研究的经费也不断增加,到1987年时已占到研发总经费的14.5%,并保持增加趋势[]。

科技强国 日本; 诺贝尔奖; 科技政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搜索
技能分享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