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股权分配_快乐水花

联系站长 | 我要发布

聚宝盆资讯网 > 技能分享 > 正文

创业公司股权激励占比多少比较合理呢?

11-20
聚宝盆资讯网收录“创业公司股权激励占比多少比较合理呢?”,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创业公司股权激励占比多少比较合理呢?”吧。

  有些伙伴这样问:一个公司在制定股权激励的时候是所有员工都有吗?还是只给那些优秀的员工呢?公司股权激励占比多少比较合理呢?根据提问我们做了精心的整理,下面我们来为大家具体阐述一下这方面的疑问,希望本文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Susa Ventures 的合伙人Leo Polovets做过一个调查,他把AngelList上硅谷的所有创业公司的招聘数据作了一个汇总分析,有点像把国内的拉勾网,这种比较垂直的招聘信息汇总起来。Polovets发现,这些创业公司给前34个早期雇员的期权,其比例范围在0.25%到3%这个区间里。

  池子里的期权总有一天是会发完的,这个时候,创业公司要考虑再次扩张期权池,以保证有足够的期权,来吸引后期加入的更多大牛。

  当然,不同公司的发展情况不尽相同,也有两轮融资相隔很久,在中间就需要扩张期权池的。那么这时,就需要董事会开会,投票通过后就可以追加股权到期权池了。

  随着创业公司的不断成长,其股权也变得越来越值钱。无论是后期进来的资本,还是晚期加入的员工,所承担的风险都要比早期小的多。因此,随着公司的成长,越后期加入的员工,拿到的期权比例也理应更少。当然了,随着公司估值的不断上涨,如今公司0.1%的股权可能比最初的1%还要值钱。

  以往发期权这件事儿,在国内通常都是老板一拍大腿就决定了,并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薪酬体系,来计算创业公司的早期雇员该配多少期权。

  Polovets点评说,即使是在创业公司扎堆的硅谷,他见到过许多创始人乱发期权的案例,不是对员工太慷慨,一下子就把公司的股权发完了,到后面根本没有足够的股权用来融资;或者呢,就是对员工太抠门,只发一丁丁的股权,那对工程师根本就没有吸引力,很难招到合适的员工。

  Polovets根据AngelList API记录了不同创业公司的员工数量(他还手动去LinkedIn一个个数每个公司的员工数量),结合这部分创业公司的招聘信息,得出来的一个比较有参考价值的参数。由于Sample Size有限(连去LinkedIn手动数数这种大招都放出来了),这部分数据只能代表硅谷的一部分创业公司招聘工程师时,给出的比较常见的期权比例。

  第一位雇员(通常属于公司的CTO,属于技术入伙),最多会配到2.0% - 3.0%的期权。我们也见到过2.0%-4.0%的说法,浮动范围差别都不是太大,一般给出的平均值在1.19%。

  前2到5个雇员,最多会配给1.0% - 2.0%的期权,这一类工程师的角色可能就属于tech lead, 也是比较厉害的一些角色。

  前6到7个雇员: 0.5% - 1.0%;

  前8到14个雇员: 0.4% - 0.8%;

  前15到19个雇员: 0.3% - 0.7%;

股权激励方法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将公司的激励对象分成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核心层,为公司的战略决策者,人数约占员工总数的1%—3%;第二层面是经营层,为担任部门经理以上职位的管理者,人数约占员工总数的10%;第三层面是骨干层,为特殊人力资本持有者,人数约占员工总数的15%

  前21到27个雇员: 0.25% - 0.6%;

  前28到34个雇员: 0.25% - 0.5%。

  以上的参考数值都是一个最大值,是一个封顶的概念。举个例子,招进来的前19个工程师,最多最多,可以发0.3% - 0.7%的期权,而且是非常非常适合公司的理想人才,他本人又有许多年的工作经验,是属于Senior Level的,走出去都是可以带团队的料。如果你招聘进来的是一个大学刚毕业,或者没太多相关经验的行业新兵,给的期权比例就要远远少于上面所说的标准。

  这部分可参考的数据就更少了,因此得出的结论也只能简单参考一下,实际分配的比例,还是得根据所处的行业,作具体的调整。

  销售类

  销售部的VP一般会给到1.0%-2.0%的期权,总监在0.5%-1.0%的区间内,然后总监以下的职位,一般没有超过1.0%的。前10个雇员,给到的期权通常在0.3%-0.5%之间,再往后加入的,这个比例会降低到0.1%-0.2%。

  市场类

  这一类VP的职位数据更少无法下结论。总监类的职位,在小于15人的公司,一般会配 0.5%-1.0%的期权;如果是大于15人的公司,通常会配 0.25%-0.5%的期权。

  Ui/ux设计类

  前4名雇员最多会拿到1.0-2.0%的期权,偶尔会有0.5%的情况。如果是在5名开外招进来的设计师,最多能拿到 0.5%-1.0%的期权。再往后,属于前10-30名雇员,会分配 0.2%-0.5%的期权。

  这部分非工程师类的职位,由于调查样本太小,不足以得出具有代表性的结论,仅供参考。

  一般的原理是,越早期加入的员工,承担的风险更多,能拿到的期权比例越大;越后期加入的承担的风险、压力小得很多,所分配到的期权比例也就更小。

  但是这不是一个定论。公司与员工在谈判薪酬包的时候,也往往会根据员工的资历、经验、能力作综合考量。有些员工希望能获得更多的现金回报,拿更多的薪水,牺牲一小部分的期权,会对这一类型的员工更有吸引力。

  分配期权的时候,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公司与员工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创业公司发期权的初衷,也是为了激励员工,让员工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上述的这些市场比较常见的参数,也是为了公司在分配期权的时候,有一个比较,不要太过慷慨,也不要太过抠门。

  前者,在下一轮融资的时候可能就没有足够的股权给投资人。后者,员工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受公司的重视,自己的付出没有受到公司的认可,也就丧失了激励效果,甚至是产生负激励,也是有可能的。

  总结,股权激励是公司与员工的桥梁,是老板与员工的心里沟通方式,所以,我们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建立好这样的关系,我们实施者一定要严格的参与,把各方面应有的数据权利尽量的呈现给被激励者,这样透明的良好的沟通,是股权激励十分重要的一大部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搜索
技能分享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