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宝盆资讯网 > 社会时事 > 正文
南方眼|深汕铁路动工:一条高铁为一座新城“提速”
网络 01-19南海潮头又春风。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深圳市深汕特殊合作区(下称“深汕合作区”)刚出发就展现出“加速跑”的强劲势头。
2020年最后一天发布的《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制定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提出,制定实施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以深莞惠大都市区为主中心,以深汕特殊合作区、河源都市区、汕尾都市区为副中心,形成中心引领、轴带支撑、圈层联动的发展格局。
1月4日,新年首个工作日,深汕铁路先开段在各界瞩目下启动施工。根据规划,深汕铁路时速350公里,预计2025年建成,届时深汕合作区至深圳市中心仅需30分钟。
与此同时,1月8日,深圳—汕头深度协作框架协议签署,接下来深圳汕头将强化“核+副中心”动力机制,带动汕尾、潮州、揭阳等沿海经济带东翼共同发展、整体提升。
翻开地图,深汕铁路从南山西丽向东,途径罗湖、龙岗、坪山、惠阳、惠东,在深汕合作区中心区设深汕站,那里将与广汕高铁汇合,向东继续延伸。而深汕合作区的定位是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粤东沿海经济带新中心、深圳自主创新拓展区,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
一条高铁如何提速一座新城、一个区域的发展?
正如深汕合作区2021年第1次党工委会议强调,要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奋力打造深圳都市圈副中心。随着一系列战略机遇持续叠加,“新基建+新规划”必将强力驱动深汕合作区高质量崛起。
深汕合作区的历史地理“方位”
深汕合作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最东端,距离深圳东部边界60公里,作为大湾区核心城市向东拓展辐射的战略节点,深汕合作区是带动粤东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和高水平发展的“广东探索”和“深圳实践”。区内468.3平方公里的陆域资源丰富,1152平方公里的海疆和50.9公里海岸线绵长柔美,山、林、海、岛、河、湖、湿地、温泉汇聚。
2011年春天,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汕尾海丰圈定468.3平方公里,设立“深汕特殊合作区”,开启以“飞地经济”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改革试验。从杂草丛生的荒凉之地,到生机勃勃的产业集聚区,从对口帮扶的产业转移园,到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深汕合作区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坚定不移地推动着体制机制调整和改革创新。
2018年12月16日,深圳市深汕特殊合作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揭牌成立,成为深圳第“10+1”区。
2019年,迈入“深圳时间”的深汕合作区迎来系列战略机遇叠加。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有序发展“飞地经济”。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指出,“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殊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虽然只有21个字、两个标点符号,但标志着深汕特殊合作区由广东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0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专门提到:“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深化深汕特殊合作区等区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深汕合作区超过60%的土地属于非建设用地,《实施方案》为该区释放了重大利好。
深汕合作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备受鼓舞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更重大的历史责任。并将把准当前发展形势,自觉扛起时代使命,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这个大局中,建设深汕、发展深汕、壮大深汕,联通深圳、依托深圳、服务深圳。
高铁向东,“飞地”迎来一体化蝶变
1月4日,2021年新年工作首日,暖阳高照,深圳市福龙立交桥北侧,彩旗飘扬,人潮涌动。深汕铁路暨机荷高速改扩建工程先开段开工仪式举行。
资料显示,深汕铁路起于深圳枢纽西丽站,经深圳市、惠州市至深汕合作区,引入广汕铁路深汕站,全长12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项目共设西丽、罗湖北、坪山、惠州南、惠东、深汕6座车站,其中深圳段55公里设站3座;惠州段57公里设站2座;深汕合作区17公里设站1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