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宝盆资讯网 > 企业管理 > 正文
论李先念同志在中原突围前的工作部署
网络 12-29摘要:李先念同志在中原突围前夕,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对敌我双方情况作深入细致的了解,作出了周密而系统的部署,在政治思想工作上作了应变准备,尤其是选好突围方向,大胆心细,终于冲突敌人的包围圈,保存了革命斗争的火种。
关键词:李先念;中原突围;部署
1946年6月开始的中原突围是中共党史、人民军队历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是一个伟大壮举,也是中共中央、毛泽东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将开始前的重大战略决策。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进入了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战时期。中原解放区的主要领导人李先念等,在突围前夕按照党中央的指示,胸怀大局作出周密而坚决的战略部署,为突围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充分体现了李先念这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的胆略和机智。
一
顾大局,果断按党中央精神办事,在政治思想上作好应变的充分准备。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了。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果断反对内战,要求建立联合政府,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然而抗战时期躲在大后方的蒋介石,企图在美国人的支持下,依仗着手中的400万军队发动内战,消灭共产党与解放区,建立一党专政的独裁政权。为了保证人民的胜利果实,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谈判的同时,也发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对各解放区的军事力量作了全面部署。其中中原解放区按照中央指示,建立中共中央中原局(简称中原局),将所属部队组编成中原军区。中原解放区跨鄂豫皖湘赣地处国土中心地带,其雄踞华中腹地,控扼江汉要冲,踞中心城市武汉、南京不远,是蒋介石大军出川攫取华北、华东、岭南的严重障碍。故蒋介石云集重兵,首攻中原,以30万对6万的悬殊之比对其实施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并在政治上施加重重压力。为了全国战局的部署,毛泽东要求中原部队继续坚持,努力完成牵制国民党军队的战略任务。当时中原解放区、中原军区的主要负责人李先念,充分表现了他不畏艰难,勇顾大局的崇高思想和智勇双全的气魄胆识。假若在抗战胜利后不久,李先念立即率部或东进到华东解放区,或北上到晋冀鲁豫解放区,都是比较顺利的事。但他从全党战略大局出发,果断按照党中央的精神办事,冒着巨大的危险在中原地区进行着长达10个月的战略坚持,为全党全军的战略重点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同时针对中原地区的实际特殊是因敌情复杂也为本部队和地方机关的应变采取了措施,使中原地区的革命力量得以保存。这些措施是:其一,对广大指战员及地方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揭露蒋介石的内战阴谋,提高解放区军民的政治思想觉悟。教育大家既对美蒋集团保持高度警惕,同时也要克服急燥冲动的情绪。他多次对大家讲,我们不怕国民党,不是走不了,而是还不到走的时候,这种超常的胆略和自信心,更加坚定了同志们的信念。尤其在1946年春,李先念还配合周恩来、董必武与美蒋代表在谈判桌上进行着有理有节的斗争,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其二,系统地进行军政调整,确保重点。1945年秋冬以来,形势变幻不已,李先念认为掌握主力武装,就是掌握了机动力量,必要时能撒得开,收得扰。选好机动位置,就不难对付来自不同方向敌人的进攻,应付最困难的局面。李先念针对中原部队新兵多,军事素质不高的实际,进行短期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提高指战员的军事技术和政治觉悟。与此同时,国民党五、六战区的主要兵力向桐柏地区推进,形成包围之势企图实施南北夹击,解放区形势骤然紧张。为争取主动,李先念率军区主力奉命向平汉线以东转移,驻扎到礼山县的宣化店一带,以便应付国民党在军事上的突然袭击。1946年初,李先念又将鄂东等地的部队作了精简及调整,把鄂皖边武装及干部西撤至黄陂,并派人进入黄冈(今团风)大崎山区坚持斗争和策应。其三,采取积极措施打击蒋介石经济封锁。蒋介石在军事包围的同时,又对中原解放区进行经济封锁。粮食、布匹、医药等物品在解放区奇缺。为了克服困难,减轻人民负担,李先念等人提出:一手持枪自卫反击,一手拿锄生产自救。全军上下广泛开展生产节约活动,李先念、郑位三、陈少敏等带头节约支出,亲自参加生产劳动。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李先念还指示军政各级机关从1946年4月起,停止向群众借粮。而中原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则提出“匀米匀饭,支援部队”的口号。在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下,蔣介石的经济封锁未能奏效,反而使解放区军政、军民更加团结。事实证实李先念的这些工作为后来突围奠定了一定基础。他以无产阶级军事家的大智大勇统帅中原部队牵制国民党军30余万人,有力配合了其他解放区的作战。
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上一篇:“抗日县委书记的楷模”鲍夫
- 下一篇:「上海第三机场落位南通又要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