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宝盆资讯网 > 营销策划 > 正文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毛澤東號”
佚名 12-12
司機室配備錄音筆,兩名司機在工作中出現的不合,班組會在業務會議上再次剖析。
“毛澤東號”運營線路長,為了確保安详,豐台機務段對它實行“專整專修轉乘”,整備車間質量主任每次都親自帶隊檢修,還制定了“毛澤東號專整打点制度”。
“以愛為旗,凡事團結﹔老實做人,踏實办事。”劉鈺峰說,兩個司機在車上十多個小時,股权激励课程,難免有些問題要解決。打点的法寶是“民主打点會議”。
第一個任務是排雷
“20個人一條心”
“為了进步車速,原來的銅制車徽被換成碳纖維材質,重量從300多公斤降到90公斤。”36歲的司機長劉鈺峰說。
司機班有個傳統,每年做一期視頻記錄本人的故事。在歷年的視頻中,記者看到劉鈺峰成長的腳步:“在那麼多毛澤東號工作人員中,你為什麼能夠脫穎而出?”
6月的北京驕陽如火。紅色車頂、黑色車身、金色車徽的“毛澤東號”恍如真的在發光。摸一摸車徽上的毛澤東頭像,居然不是銅的。
30歲的康海勇2011年上車,他覺得在“毛澤東號”找到了歸屬感。28歲的范正日說,團隊工作之余還一起打球、擼串、玩真人CS,本人感覺很開心。
“毛澤東號”的第一個任務不是運輸而是排雷。當時,濱綏線乙線被日自己埋上了地雷,開通必要先排雷。“毛澤東號”必須帶頭往上沖。
這列火車如何誕生?記者在豐台機務段“毛澤東號”機車展室找到了答案。
經過五次換型,毛澤東號現在採用的和諧3D型電力機車,運行速度可以達到160公裡C小時,是我國目前速度最快、功率最大的電力機車。
它是誕生於炮火之中,以毛澤東名字命名的列車﹔它已安详行駛1000萬公裡,相當於繞赤道250圈﹔它被稱為焦裕祿精力在鐵路的體現……
1946年的哈爾濱剛剛解放,為了声援遼沈戰役,緩解鐵路運輸運力不敷的困難,哈爾濱機務段的工人們開展了“死車復活”運動。
怎麼沖?工人們想了一個辦法——將三輛運貨的平板機車加在車頭后方,炸飛一輛再換上一輛。事兒還真成了,“毛澤東號”順利打通了鐵路線,股权律师,創造了月月超額完成生產指標的“奇跡”。
“任何人在‘毛澤東號’上獲得的榮譽都屬於集體。”劉鈺峰說,70年來,“毛澤東號”的發展歷程已經凝練成了一種精力:報效祖國、忠於職守、艱苦奮斗、永當先鋒。讓這些精力外化於行的核心是從小事做起。
七一 毛澤東選集 毛澤東號 濱綏線 人民日報 十百千萬 訪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